香港回归后,原香港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在一本书中,阐述了他在香港交接期间的心态: “……殖民地总督都是濒临绝种的动物,但是,唯其濒临绝种,更要干出一番不同凡响的事来,我所要在香港做的就是保证帝国最光荣的撤退,并获得最耀眼的收视率。” 这种心态也是英国政府的心态,在这种心态驱使下,英国一度给香港交接埋下了重大隐患。 幸好中央及时发现,果断采取了相应措施,才没让这个重大隐患爆发出来。 到底是什么隐患,还要从谭善爱那声,让无数国人震撼的“你们可以下岗了”说起。 谭善爱 1997年4月的一天,驻港部队参谋谭善爱,从首长开会的办公室门口经过,突然被政委熊自仁叫住。 谭善爱来到熊自仁面前,熊自仁冷不丁给他下了个奇怪的命令:“你大声说,你们可以下岗了。” 心里疑惑,军令之下谭善爱也没有问原因,随口说了句:“你们可以下岗了。” 熊自仁一听脸沉了下来:“声音跟没吃饭一样,重说一遍。” 谭善爱这才提起气势又大声说了一遍。 这回熊自仁政委满意了,当即把谭善爱定为香港防务交接的指挥官。 谭善爱 4月21日,驻港部队第一批40名先遣人员,在副司令周伯荣少将的率领下进入香港。 这是解放军第一次进入香港,先遣队不带武器,不能穿军装出营区。他们的任务是熟悉香港军事用地,为解放军驻港部队正式入驻香港,做好交通、通信和后勤准备。 英军驻港部队司令邓守仁少将,为解放军先遣队到来,举行了友好的欢迎仪式。 5月19日,第二批66人的解放军先遣队进入香港四个军营。5月30日,第三批90人先遣队,进驻香港6个军营。 至此,按照中英联合联络小组达成的协议,中国驻港部队196名先遣人员全部进入香港军营,谭善爱也在5月,被正式任命为中英防务交接的中方指挥官。 1997年,解放军进驻香港 一切看起来很顺利,就等7月1日中英军队交接防务,解放军驻港部队齐装满员,正式进驻香港。 就在这个时候,中央领导发现了一个重大隐患。 根据中英双方达成的协议,解放军驻港部队,要在香港完成主权交接后,才能正式进入香港。 也就是说,解放军驻港部队要在7月1日零点过后,才能正式进入香港, 这是和平交接香港,英国为自己留下的颜面。 可是7月1日零点过后,驻港英军撤离军营,而解放军驻港部队到达香港各军营,需要两到三个小时。这段时间,香港的军队防务将出现空窗期。 1997年,解放军进驻香港 香港回归举世关注,来观礼的各国首脑和要人云集在香港,很多地方还会聚集着如潮的观礼群众。 单靠警察应对突发情况的力量不足,要是出了安全问题,会给香港回归造成难以挽回的重大负面影响。 中央决定,驻港部队必须提前进入香港,不能让香港的军队防务有空窗期。 港澳事务办公室接到中央指示,务必在两个星期内,与港英方面,达成解放军提前进入香港的协议。 对中国的合理要求,港英方面又会是什么反应呢? 1997年,香港人民在雨夜欢迎解放军进驻香港 港英方面极力反对解放军提前进入香港,他们没能“挽救”香港这个濒临灭绝的“物种”,本来就已经很不甘心。 早在1974年,时任英国首相希斯,在北京和毛主席会谈时,就提出希望延长香港的“租期”。 那时收回香港的时机未到,毛主席也就指着参见会见的小平同志,一句话带过:“香港问题是你们的事了。” 当年小平同志刚满七十岁,希斯也许只能理解到,毛主席是要把香港问题留给下一任中国领导人解决。 而小平同志却能体会到,毛主席轻描淡写间,有着坚定不移的意志。 毛主席 1982年9月,号称“铁娘子”的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,来北京和中国正式会商香港问题。 这年六月,英国刚刚取得马岛战争的胜利,成功“挽救”了一个濒临灭绝的殖民地,来北京谈香港问题,撒切尔夫人很有底气。 行前英国政府智囊团,为这次会谈做了大量准备。 英国的最高期望值是确定对香港的主权,英国方面认为,1842年签署的《南京条约》,清政府把香港割让给了英国,英国对香港拥有主权,存在法律依据。 至于租借,指的是1898年英国和满清政府签署的《展拓香港界址专条》,该条约把九龙及周边岛屿租借给英国,租期九十九年,到1997年6月30日终止。 撒切尔夫人与小平同志 英国美滋滋地想,香港和九龙不可分,中国收不回香港,九龙也只能继续租给英国。 退一步来说,中国政府不承认清朝签署的不平等条约,一定要收回主权,那英国也应该保留对香港的治理权,并在香港驻扎军队。 对这一点英国很有信心,英国统治香港一百多年,自认香港要保持繁荣就离不开英国。 当然英国也做了最坏打算,在中国政府坚持收回香港主权和治权的情况下,英国就必须守住香港自治的底线。 香港 会谈中,撒切尔夫人“有理有据”侃侃而谈大半天。小平同志没有插话,一直洗耳恭听。 撒切尔夫人讲完,等着小平同志长篇大论的回应。哪知小平同志一句“主权问题不容谈判,这个问题中国没有回旋余地”,就结束了关于香港主权的争议。 再“有理有据”又怎样,抢的就是抢的,有什么可讨论的,这个事实用什么条约都掩盖不住。 接下来的会谈中,英国对香港的治理权也被小平同志否决。小平同志表示,香港的继续繁荣,只能建立在中国收回香港的基础上。 小平同志的态度简单明了,就是中国要完全收回香港。 这一点英国很难接受,“铁娘子”放出狠话,不惜威胁要让英国皇家海军,远征南中国海,捍卫大英帝国在香港的利益。 小平同志淡淡回了句:“中国人现在穷是穷了点,不过上战场不怕死。” 撒切尔夫人与小平同志 “铁娘子”也就嘴上硬一下,英国怎么敢和打过抗美援朝的中国军队开战。 英国皇家舰队来到香港海域挑衅解放军,完全就是送菜上门。 惨败的结果,将会让英国失去在香港巨大的正当利益,马岛赢来的影响力反弹,也会被一踩到底,英国赌不起。 最终,小平同志一句“如果谈不拢,中国将考虑收回香港的时间方式”,击碎了英国对香港主权和治权的幻想。 接下来两年的谈判,英国又提出,英国人要在回归后的香港政府,担任最高文职官员。 1982年1月,小平同志提出“一国两制”的方针解决香港问题,以后的特区政府和“基本法”,那都是中国人自己的事,与英国无关,和英国提出的香港自治是两回事。 英国人在回归后的香港政府任职,完全不可能。世界上有哪个主权政府,会任用外国人担任官员,英国对主权的理解,也属于一种濒危存在。 撒切尔夫人与小平同志 1984年,《中英联合声明》签署,中国将在1997年7月1日完全收回香港,英国在此之后与香港无干。 英国上中下三个诉求都没有达到,心有不甘,就憋着劲要在交接时多少找回些场子。 不要说解放军提前进入香港,就连回归仪式多给中国一秒钟国歌准备时间,英国也不愿配合。 按照流程,香港回归交接仪式上,中国国歌应该在1997年7月1日0时0分0秒准时奏响。 英国方面确定奏完国歌,降下国旗的时间是在1997年6月30日23点59分59秒,中国奏响国歌的准备时间只有一秒钟。 香港回归交接仪式 中国军乐队指挥挥起指挥棒,管乐手调整呼吸,需要两秒的准备时间。 交接仪式举行的会展中心,以及香港、全国,到处都是香港回归读秒计时牌,无数中国人和海外华人,眼睛盯着回归的时间。 国歌奏响的时间必须精准到秒,中方需要英方早一秒奏完国歌、降下国旗。 既然决定交还香港,早一秒降下国旗,英国面子里子其实都毫无损失。可是英国方面就是不同意提前一秒,认为提前一秒有损英国的尊严。 而且之前英方也要在1997年7月1日0时0分0秒,奏完国歌降下国旗,履行租约一秒不让。 也许想到与满清的租约截止时间是1997年6月30日,英国才很不情愿把奏完国歌的时间提前一秒,中方要求再提前一秒,英方就摆出了油盐不进的态度。 就为这一秒,中英相关人员进行了十轮谈判。英方要留一秒的颜面,却劝中方说,仅仅晚一秒奏响国歌没有关系。 中方坚决反驳:“中国已经屈辱了一百五十年年,再多屈辱一秒也不行。” 其实英国人根本不会去记交还香港的准确时间,只有中国人才真正在意香港回归的准确时刻,这是中国人历史性的时刻,必须做到精准。 在中方的力争下,英方才同意在1997年6月30日23点59分58秒奏完国歌,降下国旗。 等中方提出解放军提前进入香港,英方更不想答应,觉得这比提前一秒奏完国歌、降下国旗更扫颜面。 中方代表陈佐洱和英方代表包雅伦,带领各自的团队,开始就防务交接问题展开艰难谈判。 中方提出提前进入的方案是:解放军驻港部队一千零七十人,提前六小时进入香港。并向英方说明解放军进入香港的路线,进驻的军营,以及装甲车数量等。 解放军先头部队提前进入香港,是为确保香港没有分秒的军队防务空窗时间,等香港回归交接仪式完成后,后续主力部队才会进入香港。 对中方提出的防务安全问题,英方不以为然,认为根本不是问题。英国一走了之,中方的关注点对英方来说确实不是问题。 杜绝一切隐患,中方却必须做到。 陈佐洱 中方好不容易让英方接受了解放军提前入港的理由,可英方认为,解放军的装甲车动静太大,会让英方很丢面子。 既然是和平接收,中方也会关照英方的感受。陈佐洱表示,解放军先头部队可以不动用装甲车,但其他方面就有必要增强力量。 英方却认为,即使解放军先头部队没有装甲车,一千多人进驻六个营地,影响还是太大。 英方同意解放军先头部队提前进入,态度还算配合。这时回归时间迫近,中方也不愿过多纠缠,又同意减少一些先头部队人数。 眼看双方接近达成协议,不料又差点在一个问题上卡死。 中方提出解放军先头部队要进驻威尔斯大厦,这个要求英方坚决不同意。 威尔斯大厦是驻港英军总部,英方认为解放军提前进驻英军总部,相当于香港被解放军提前接管,英方不可能接受这种有失尊严的事。 中方并无意打脸英方,只是威尔斯大厦离举行回归交接仪式的香港会展中心很近,解放军先头部队必须进驻这个最重要的军营,确保回归仪式万无一失。 双方就这个问题争了三天都没有结果,时间不等人,陈佐洱在下一次谈判中,拿出了最有力的筹码: 如果英方继续坚持,那7月1日香港一回归,中方就不能保证滞留的英军体面离港。 7月1日一到,香港归中国管辖,中方可以要求滞留的英军,离开时必须给武器罩上布套。 陈佐洱 比起解放军提前进驻威尔斯大厦,这对英军才是真正的羞辱。中方不愿这样做,除非英方不顾中方的重点关切,非要给香港交接留下隐患。 英方也知道,唯有和中方配合,完成交接后,才能真正体面地离开香港。 于是,包雅伦把陈佐洱请到一间储藏室私聊。两人都参加了香港问题的长期谈判,算是老熟人,这个时候私聊一下,会对解决问题有帮助。 在看不清对方表情的黑暗狭小空间,两人坐在一张条凳上,包雅伦声音忧郁地问道:“真没有什么可以让步了吗?” 陈佐洱意识到,包雅伦立场松动了,只不过想得到些找补,也好有个交待。 陈佐洱与撒切尔夫人握手,最右边是彭定康 既然关键问题有望解决,陈佐洱在授权范围内,也愿意给英方一个台阶下。 他提出解放军可以放弃进驻九龙的两个营区,人数也可以相应减少。不过谈到五百人时,陈佐洱希望能增加九人,取一个九九归一的含义。 防务无缝交接的事总算谈成了,香港回归仪式的安全隐患得以消除。 1997年6月30日晚,509名全副武装的解放军驻港部队官兵,提前两小时进入香港,谭善爱坐在第一辆军车上。 解放军进驻香港 23点50分,防卫交接仪式威尔斯大厦前开始。10分钟的仪式结束后,威尔斯大厦的英军直接踏上回国的旅程。 防务交接的同时,香港会展中心内,回归仪式也进入关键时刻。23点56分,中英双方和特区政府的旗手、护旗手步入会场。 很多人都没想到,接下来的流程还会出现状况。 查尔斯王储讲话时,可能由于心情复杂,他讲话还是超时了23秒。 为确保国歌在7月1日0时0分0秒奏响,接下来的流程加快了节奏,总算把时间拉回了原来的轨道。 查尔斯在香港交接仪式上讲话 旗手出场,英方先奏国歌降国旗,但是不知为什么英国的国歌提前12秒奏完。 之前英方连提前一秒都不愿意,这时提前十二秒,我国的国歌又必须等到7月1日0时0分0秒准时奏响。 英国这一天还回香港的准确时间无须记住,中国收回香港的时间却不容有一秒的差错。 沉默的十二秒,等待的十二秒。升旗手朱涛两眼一动不动直视前方,他不能抬头看时间,英国国歌奏完后,中国国歌没有随之响起,他还以为自己失聪了。 朱涛 为练习升旗,朱涛十多天时间用坏了两双手套,为的就是这一刻能做到完美无暇。 12秒的等待对别人来说转瞬即逝,对朱涛来说却压力巨大。他汗水流了下来,事后有人告诉他,他握着升旗绳的手一直在抖。 1997年7月1日0时0分0秒,中国国歌准时响起。听到国歌声,朱涛瞬间进入状态,整个升旗过程没有出一丝差错。 国旗一升顶,香港会展中心的英国皇家警察,全部换上了香港特区政府的警徽。全香港的警察,都在做着换警徽的动作。 从此以后,香港不再有英国皇家警察,又一个英国殖民地消失了,彭定康的“濒临绝种”之忧,已成无可挽回的现象。 交接仪式上,彭定康低头不语 彭定康离开原港督府时,没有像以前离任的港督那样,坐在车上绕港督府三圈以示留恋。 他的车只绕了两圈就驶离港督府,也许是在表明他是末代港督。 彭定康上邮轮时,他的小女儿,在密集的摄影机面前,还是忍不住哭了。她想回香港住随时都可以,可她仍然很伤心。 不知道彭定康有没有感受到“帝国最光荣的撤退”,可以确定的是,1997年7月1日0时0分0秒,中国人都感受到了一个最光荣的时刻。 世界杯中国 http://www.zhifoui.com/0gRsP/69596.html ![]() |